期刊封面

地质学论文_石油电磁测井技术发展中的一些关键
文章目录
1 概况
2 感应测井仪器的发展
2.1 感应测井仪器
2.1.1 第一阶段——单、双感应
2.1.2 第二阶段——相量感应
2.1.3 第三阶段——阵列感应
2.1.4 第四阶段——三分量感应
2.2 硬件设计制造难点
3 随钻电磁波测井仪器
3.1 常规电磁波测井仪
3.2 方位电磁波测井仪
3.3 硬件设计制造难点
4 电磁波测井与感应测井响应影响因 素比较分析
4.1 仪器参数
4.2 地层参数
4.3 井孔参数
(1)测量方式:
(2)测量频率:
5 电磁测井正演方法
5.1 解析法
(1)水平层状地层模型理论:多由麦克斯韦方程组经Hertz势理论或傅里叶变换推导而来。
(2)圆柱分层地层模型理论:多用于讨论泥浆、仪器偏心和钻杆对测量响应的影响。
5.2 数值模式匹配法
5.3 有限差分法(FDM)
5.4 有限元法(FEM)
5.5 积分方程法(IEM)
6 电磁测井反演方法
6.1 Born方法
6.2 Gauss-Newton方法
7 电磁测井资料解释难点
8 电磁测井技术升级难点
9 总结
文章摘要:感应测井在电缆测井中较常用,其探测深度较大且能适用于油基泥浆,因而在石油测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。电磁波测井在随钻测井中更有效,利用随钻方位电磁波测井技术能够识别岩性界面、分辨仪器旋转方位,已经成为随钻地质导向的关键技术和主要研发方向之一。文中回顾了感应测井和电磁波测井仪器的发展过程,指出了各发展阶段的仪器特点、设计差异和硬件设计制造难点;概括了石油电磁测井响应影响因素,分析了不同环境因素对感应测井和电磁波测井影响的异同,认为相对倾角、井眼环境校正是影响共面或交叉分量应用的主要因素;分析了常用正、反演技术的优势和不足,认为现阶段缺乏适用于复杂地层的快速、可靠的正、反演技术,限制了电磁测井在实时解释和地质导向中的应用;总结了电磁测井数据解释存在的困难和技术升级难点;最后,展望了石油电磁测井技术的发展远景。
文章关键词:
文章来源:《工程地球物理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gcdqwlxb.cn/qikandaodu/2021/1208/455.html